近海海洋资源枯竭是本市乃至全国渔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如何使得海洋生态资源得到合理修复?近年来,本市海洋渔业部门通过增殖放流、人工造礁等方式,为各类海洋生物再造生态家园。
喜欢吃海鲜的老大连人可能会有感觉,近几年,市场上卖的中国对虾数量明显要比前几年多得多。若干年前,由于捕捞强度过大,中国对虾资源大幅缩减。本市海洋渔业部门专门聘请相关机构从自然海域中捕捞中国对虾种虾进行繁育,而后实施大规模增殖放流。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对虾产量得到明显提升。2012年,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总产值达到1.35亿元。
投放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营造新的家园,是治理水域荒漠化的成功做法。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已形成110处人工鱼礁区,投入建礁资金12.7亿元,投放各类鱼礁930万立方米,改造海底27万亩。
市海洋渔业部门对已建成2到3年的人工鱼礁区实施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礁区海域生物量普遍增加1到3倍:预制件礁体投放位置有明显集鱼效果,堆石礁投放位置对海参等海珍品增殖有明显效果。其中,獐子岛集团积极利用獐子岛周边礁区集鱼效果发展垂钓产业,并特别申请建造数艘游钓专用渔船供游钓爱好者使用。由于资源丰富,游钓爱好者不需要任何钓鱼技巧也可以钓到鱼。
2013年,本市正在建设的国家资金扶持项目有大连市财神岛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大连市长山岛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渤海生态修复金州示范区项目三处。记者孙晓明